翻页   夜间
新世纪书城 > 谍战:从上海滩小乞丐到特工之王 > 第233章 启程,去往南京
 
第233章 启程,去往南京
第233章 启程,去往南京
他是唐生明的亲哥,但是相比于唐生明,此人的黑点可以说是不少。
最大的黑点,莫过于夸下海口,要死守南京城。
结果鬼子这边儿刚开打,他就当了长腿将军,丢下守备部队,坐上小火轮渡江逃跑。
结果南京城的数十万守军,就这样被他抛弃,连带着一起抛弃的,还有几十万南京城的百姓们。
最终这些守军和百姓们的命运,自然是成为了长江江滩上的累累白骨。
陈少安点燃一根香烟,缓解一下心情道:
“我尽力了。”
在一旁的老金有些奇怪,问道:
“少安,你看起来心情不太好。”
陈少安苦涩一笑道:
“想到即将发生的事情,心情肯定不会好的。”
这样说着,他拿起一份报纸道:
“这段时间,我可能要离开上海一段时间。”
“离开上海,去哪儿?”
陈少安看向南京的方向道,“南京。”
原本陈少安并不打算亲自去南京城,可现在发现,历史的轨迹,似乎并未发生改变。
自己说的那句话,也不知道有没有传过去。
可能传过去了,但是没有被听进去。
倒也是,自己说到底就是一个小小的特务,在那些高层眼中算是什么?
敢对他们指手画脚,放在古代那叫僭越,是要砍掉脑袋的。
可陈少安也知道,只是依靠苏沫他们的力量,或许还不太够,自己要想尽一切办法,尽可能地多救一些百姓。
哪怕只是几千人,几万人。
至于岩井英一那边,倒是不必担心。
毕竟这段时间,自己正在调查之前的案子嘛,联系不到自己,倒也是正常的事情。
陈少安算了算,若是快一些的话,大概十天左右,自己就能完成一个来回。
赶在南京陷落之前抵达,尽可能发动百姓逃离那里,避免他们成为日军泄愤的对象。
想到此处,他坚定了去往南京城的决心。
他将猴子叫来,安排了他一番之后,当天晚上就动身离开。
陈少安通过霍华德.巴菲特搞来了一辆摩托车,若是顺利的话,他应该可以在两天之后,便抵达南京城。
上海被夜色笼罩起来,陈少安来到在南郊的仓库,将霍华德.巴菲特提前准备在那里的摩托车找到,同时将油料放入到系统仓库内。
检查好此行的装备之后,陈少安就拧动油门儿,在一阵轰鸣之后,消失在无边的夜色之中。
他记得日军地图上面的相关军事部署,日军的主力部队,分布在哪片区域,他也大概知道。
可越是靠近南京城,日军也就会越多,到时候如何穿过日军的封锁线,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。
可以说,这一次陈少安去往南京,几乎没有太多的准备。
可那又如何,很多事情,都不可能等待万事俱备,有的只是一腔孤勇,硬生生在黑暗之中走出一条路来。
南京城,混乱是这里的主旋律。
城中的消息非常混乱。
有报纸说前方的日军已经被击溃,南京城高枕无忧,百姓们该干什么干什么,不用担心。
也有的报纸则说,前方的国军已经彻底溃败,大量的国军部队缴械投降,日军明日就可能抵达南京城郊。
在这样或是真实,或是虚假的报道之中,南京城的百姓们,有的开始逃出城去,有的则觉得打仗是军人之间的事情,和他们小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。
就算南京城沦陷了又如何,他们也不会受到什么伤害,无非就是中华门上飘扬的旗帜,换一面其他颜色的罢了。
还有的百姓,是割舍不下自己在这里的家业,同时也存在着侥幸的心理。
12月4日,苏沫终于抵达南京城。
她一路上伪装成为难民,穿过日军多条封锁线,这才堪堪抵达此处。
到了此处之后,苏沫并没有休息的时间,而是联系了所有她认识的报社,记者,将自己手中的资料给他们,希望他们可以如实报道。
如果只是几家报社,说日军会屠城的话,那并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波浪。
毕竟类似的报道,在之前就已经有小报社刊登过了,但是基本都被当成了众多假消息中的一个,并没有引起南京城百姓太大的恐慌。
因为屠城还未发生,所有的这一切,只是来源于日军内部的一场会议。
至于这场会议是否真实存在,甚至那些录音是不是伪造的,全都不得而知。
所以,苏沫要南京城至少一半左右的报社,将这消息报道出去。
这样一来的话,才能最大程度地让南京城的百姓们相信,让他们尽快离开南京。
很多记者还有编辑,之前都受到过苏沫的恩惠,亦或者是对她颇为仰慕,所以都表示愿意帮忙。
“苏小姐,这个忙我们虽然愿意帮,但是我也提醒您一下。”
《南京晚报》的首席记者陈若雨扶了扶自己的眼镜,面容凝重地提醒道。
“陈记者,你尽管说。”
苏沫这样说道。
陈若雨思考一番之后道:
“苏小姐,前几日,也有类似的报社报道,可他们都被特务处的人抓走了,过几日放出来,那脸上可是多了不少伤痕。
而且连带着报社也被查封了。”
听到这话,苏沫双眼微眯道:
“怎么,陈记者是害怕受这些皮肉之苦,还是担心报社被查封?”
陈若雨摇头道:
“不是的,苏小姐,您不要误会,我只是担心,到时候报纸没发出去多少,特务处的那些家伙,就把我们全部端掉了。
到时候他们用自己控制的报社,再发一些歌舞升平的假消息,南京城的百姓们相信他们,还是相信我们?”
对于当下的国府来说,南京城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有大面积的恐慌情绪。
那样一来的话,整个南京城的防线都会动摇起来。
百姓动摇了,前方的国军士兵就会动摇,国军士兵动摇,坚守南京城就更是无从谈起了。
至于日军将南京城攻破,城中百姓是死是活,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