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新世纪书城 > 一代忽悠宗师沈惟敬 > 第十二章:公主拜师
 
御花园内,风和日丽。

神宗朱翊钧正在花园内亭子间的花岗岩石桌边气定神闲的品着茶,看到宋应昌和沈惟敬随太监过来,远远就招呼:宋公、沈学士,今儿个咱爷仨纯粹是喝茶聊天,两位不必拘束啊。

宋应昌:是,听凭圣上吩咐。

神宗:两位别站了,坐下说话吧。

宋应昌:沈学士,随老臣一起坐吧。

两人落座,沈惟敬第一次近距离的面对神宗皇帝,但见神宗帝宽额、美须眉、大口、隆准、下巴微胖,尽显富态。

神宗微笑着:沈学士,是不是在看朕面相啊?

沈惟敬:小民不敢。

神宗:朕都提笔亲封嘉兴沈半仙,你但说无妨。

沈惟敬:回皇上,小民要是相的不对,望圣上恕罪。

神宗:两位一进花园,朕就有言在先,今儿个咱爷仨纯粹喝茶聊天,你放心大胆说,朕不怪罪你。朕也好奇,民间术士是怎么给朕相面的,哈哈

沈惟敬:回禀皇上,您的面相,天生大富大贵之相啊。

神宗:这话怎解?

沈惟敬:小的在民间有见过李太后画像,您的眼眉、嘴角,尤其是脸型,跟李太后无出其右,简直是一个莫子刻出来的,俗话说得好,儿子像娘、金子打墙。

神宗点头:这话不假,朕确实像太后。

沈惟敬:皇上,后面我就敞开了说啊。

神宗:尽管说来,就当是给朕解闷儿。

沈惟敬:先说面相,皇上面如满月、神采射人,相书上称之为

朝霞之色,男主公候将相、女主后妃夫人,都是一等一的好相。

神宗:怪不得朕的母亲做了太后、朕坐了皇位,全凭这面相,哈哈

沈惟敬:咱再看看额头!皇上之额头方正宽厚、太阳穴有骨微隆,我们称为扶桑骨,耳上也有骨隆起,我们称为玉楼骨,都是富贵骨相啊。

宋应昌在一旁也听的入神:皇上,今儿个老臣可是来着了,长见识了。

神宗嘴微抿,笑了笑,算是回应。

沈惟敬:皇上的印堂位丰阔平正、眉际舒展,两颧略隆,相格皆美,主贵;再说您眉毛高扬、正居额中,不仅有多彩毫毛,眉间还有黑子,聪贵而贤,长寿之眉!

神宗;这民间学问还真不少。

沈惟敬:再说说这眼,皇上双眼细长、眼黑去漆、眼神深邃、含神不漏、蕴含光润,主大贵,必长寿。

神宗:哈哈,说的朕心花怒放。

沈惟敬:那小民继续说皇上的鼻子,鼻梁山根高隆、鼻尖莹润、鼻孔不昂不露、鼻翼圆隆之相,哪怕是晚年依然有禄可得,男可得贤妻,女可得贤夫,天生富贵寿相。

神宗:看来朕哪怕是当下辛苦些,老来不愁啦。

沈惟敬:皇上嘴唇方阔有棱、口形如角弓,主官禄、衣食足,当是高官厚禄、衣食无忧。

这一通相面,对于沈惟敬来说,是轻车熟路的,丝毫不费力气,可把万岁爷给逗开心了。

神宗:好,好。咱大明的民间的三教九流确实是精彩纷呈,朕今天算是。。。

神宗话还没说完,只听得银铃般的笑声从亭子后面的休息间传过来。伴着莺回燕转的笑声,一位可爱的女孩子推开帘子走着碎步慢跑前来。

沈惟敬好奇的抬头,只见这女孩穿着一袭橙裙,裙摆绣着一朵粉色桃花,腰间系着一条白色流苏,佩着一条淡绿色的玉佩,给人一种朴素无华的感觉,那浓密睫毛下,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,楚楚动人,微长的刘海刚刚及眉,盘起半头的秀发,留下几缕青丝在耳前,紫色的耳坠若隐若现,显得可爱而不俗气,像极了小家碧玉。

沈惟敬正纳闷这皇宫里怎么会有这样的邻家姑娘。只听得女孩说:父王,早就跟你说了吧,这沈半仙名声在外,不服不行吧。哈哈。

神宗摇了摇头:哎,我这闺女,整日疯疯癫癫,穿着随性,从不讲礼仪教数。朕能治理天下,就是治不了她。

沈惟敬赶紧站立:小民不知公主驾到,万请恕罪!

没想到公主回了沈惟敬一个民间礼数:小女子朱荣昌见过沈半仙。

沈惟敬赶紧再躬身:使不得,使不得。您贵为千金。

神宗:沈学士,别把她当回事。她虽是朕的长女,但是人在宫里,心在外。整天都揣摩民间的生活习惯。这不,今天召你到御花园,是朕被她纠缠不清,没办法。

沈惟敬:小民何德何能,让长公主如此记挂。

神宗:让朕告诉你吧,这闺女最近不知道捣鼓什么,整天在学周易八卦玄学炼金术,也不知道谁传她耳朵里的,说是朕招募了一位江湖算命先生出使朝鲜。非要朕召你来后花园当面请教。

沈惟敬朝公主:请教不敢当。有什么需要了解的,长公主只管发问,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
长公主:那好,既然沈半仙答应了,那小女子我就发问了?

沈惟敬:长公主请。

长公主:嗯,既然你精通相学,我就请问你些简单的,请问,一头山羊几个脑袋?

神宗摇头:嗨,这哪是问题啊。

沈惟敬还是很认真:一头山羊1个脑袋。

长公主:几条腿?

沈惟敬:4天腿。

长公主:几根毛?

神宗听罢:啊?

宋应昌在一旁偷笑。

沈惟敬噗呲笑出声:这,这,这。。。

长公主:一头山羊几根毛?请回答。

沈惟敬略加思索:一身毛。。。

神宗:哈哈,哪头山羊都是一身毛。

长公主:沈半仙真厉害,小女子领教了。

沈惟敬:敢问长公主怎么问这个?

长公主:不瞒你说,我身边的丫鬟给我出的考题,想的我脑壳疼。没想到沈半仙轻轻松松就给打发了。

沈惟敬:街坊邻里的三天两头都在开这些玩笑,大多都会。

长公主:怪不得身边的丫鬟老拿这些欺负我。父王,您就发发慈悲,放我出宫吧。我要去民间涨知识。

神宗:我说小祖宗啊,你在宫里怎么折腾都行,放你出宫,做梦去吧。

长公主:那不成,我可不想天天的受丫鬟们欺负。我要涨知识。我要涨知识

神宗:行,行,涨知识。朕让沈学士以后多进宫教教你奇门相术,五行八卦。好吧?

长公主瞬间爆炸:好,好,谢谢父皇,谢谢沈师傅!

沈惟敬:师傅?

长公主:就是呀,以后您要教我。当然是我师傅。师傅,请受徒儿一拜。

沈惟敬:使不得。师傅不敢当,长公主以后有需要了解的,小民随机随到。

神宗:好了,好了。宝贝闺女啊,你就放过沈学士吧。你暂且退下好不好?我们仨还有要事为先。

长公主俏皮的:父皇,宋尚书、沈师傅,小女子道万福,小女子告退。。。

神宗笑着摇了摇头。

宋应昌、沈惟敬回礼。

看着长公主远去,神宗收敛起笑容,转身对宋应昌:爱卿,你可知道朕召你和沈学士来御花园的真正原因吗?

宋应昌:回圣上,老臣斗胆,应该是为朝鲜那边的事。

神宗点了点头:正是。虽然小李将军在朝鲜打了一场胜仗,但朝鲜问题不彻底解决,始终是压在朕心头的一块大石头。

宋应昌:圣上,臣等惭愧,不能为圣上分忧。

神宗:爱卿,你为朝鲜的事情也操碎了心。朕知道。

神宗转向沈惟敬:沈学士,朕且问问你,朝鲜何解?

沈惟敬:禀皇上,朝鲜的事,主要是东瀛小儿和我大明天朝两边的事儿。朝鲜李国主起不来决定性的作用。

神宗:朕是问你何解?你不在官僚体系内,没有条条框框限制,大胆说说

沈惟敬:回皇上,解决朝鲜问题,应该有上、中、下三策。

神宗:好,你且说来听听。。

沈惟敬:上策应该是谈和,结果是两相和好,皆大欢喜。中策是雷霆战争,大明天军压境,将倭贼赶出朝鲜半岛,赶回东瀛本岛,甚至武力强占了东瀛;结果是劳民伤财,两败俱伤。下策是听之任之,放任自流。结果东瀛武士强占了朝鲜半岛,屯兵鸭绿江,随时会因为他们野心膨胀而觊觎我大明沿海城市甚至整个疆土。

神宗:宋公啊,这沈学士虽然来自民间,但是心怀天下啊。

宋应昌:圣上,虽然我大明打了场痛快的胜仗,那只是很多因素促成的,以后再打,就两说了。沈学士分析的谈和为上,老臣认同。既然日方已经递信求和,那咱们理应借驴下坡,谈成为上。

神宗:朕又何尝不想仿效明始祖驰骋疆场、大战四方啊。只是这战端一开,又死人又贴银两,国库扛不住了。

宋应昌:圣上英明。咱且不说朝鲜战事久拖下去,这钱可花得起花不起!咱就先算算眼前的账。

神宗:爱卿,你且说来听听。

宋应昌:圣上,目前购买一尊大将军炮折银8千两、李如松将军那边已拨50尊,后面还要加拨100尊,光大炮得多少钱?120万两;还有灭虏炮、虎蹲炮、鸟铳、火铳、船舰呢?合计约150万两;李家军入朝5万兵,1个月光饷银5万两、粮草2万两、军需2万两,打上半年得花多少?打1年?打2年?打3年呢?如果战端一开,火药弹丸箭矢都要花钱,士兵的四季战衣、治伤病的药都要花钱啊!

神宗边听边冒汗,沈惟敬偷偷观察到这点,又斗胆开口:圣上,李将军这一战胜的及时,一是挫了小日本的锐气,二是长了我大明天朝的志气,三是唤醒了朝鲜李国主的脾气,四是增加了我大明谈和的砝码。

神宗点头:嗯,这4点有道理。

沈惟敬:这次奉旨回京述职前,小西送来和谈信,指名道姓让我再去他们行营。小民以为,若他真有心议和,我可以再去敌营,我过去的目的,不是谈和,而是要小西遣使进京面圣,正好借使臣之口让朝廷诸官都知道倭贼畏我之心,这样大臣们议论谈和时更能名正言顺。至于咱们,一边谈和,一边静悄悄的做好发兵南下的准备工作,如果那倭贼真以为咱们打算谈和,防备有所懈怠,就马上挥兵直进,一举收复王京,将倭贼全部赶出朝鲜半岛,此战,宜速战速决。

神宗转身看看宋应昌:宋公,你怎么看。

宋应昌:臣赞同沈学士提议,建议还是由沈学士主导谈和,李将军抓紧备战。一边谈和,一边准备开打,要打,就需速战,切忌打拖延战、持久战。

神宗:自古兵者,凶器也,万不得已尽量不为兵。我天军入朝,本就是为救援朝鲜、为赶走倭贼,现东瀛提出和谈、愿罢兵东归,这不正应了不战而屈人之兵,如果能在沈学士手上,让两国罢兵议和,那对于我大明、对于朝鲜国,甚至对于东瀛国都是功德无量。

沈惟敬:臣谨记在心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