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新世纪书城 > 婆家子嗣单薄,我一胞多胎了 > 第198章 开超市吧
 
顾建华不可能又当厨师又当面点阿姨,馅饼店虽然小,但也是五脏俱全,收银服务员面点洗碗哪个岗位人都不能少。
一个餐馆开业,从前厅到后厨最少咋也需要五个人。
而且他们个体户开店也不能像国营饭店一样,他们个体户开店对客人的态度得好点。
不然人家下回就不来你家吃了。
“你要当厨师了,寒暑假学校不上课的时候我可以去店里烙馅饼,但其他时间我就没办法了。”
寒暑假放假,苏荷倒是可以去馅饼店帮忙,但其他时间就没办法了,她不能为了这个馅饼店把北大老师的工作给辞了。
“媳妇不用你,你是北大老师,哪能在后厨干这些,那天天油烟熏的,你脸都该黄了。”顾建华摇头。
他不会让他媳妇进后厨做饭,做饭这个东西一天两天行,天天做饭那油烟熏的,咋行呢!
他媳妇可是北大老师,就不适合干这个。
“哪有那么夸张,你严重了。”苏荷嗔怪。
顾建华让苏荷躺到他怀里,“没有媳妇儿,做饭做多了皮肤真的会变黄,你就安安心心教书吧,这事我跟爸妈他们商量商量。”
苏荷叹口气,“干啥都不容易啊。”
顾建华,“可不是嘛,钱哪是那么好挣的,都要付出心血。”
“不过咱们得多多赚钱,以前没机会,现在国家允许咱们老百姓自己做生意了。”苏荷半起身趴在顾建华胸口,继续说道,“建华等年末时候,我想再买两个铺子。”
“买下来放着,看看明年做什么生意比较好。”
顾建华来兴趣了,“再买两个铺子?”
苏荷,“对啊,我想好了,咱们总共要买下十个铺子,以后四个娃一人两个,咱们夫妻俩一人一个。”
“建华,咱们要趁着机会多多赚钱,咱们四个孩子要养,还有爸妈他们,我想着让爸妈他们去旅游,好好看看祖国大好河山。”
这些愿望说起来简单,但执行起来处处都要钱。
“媳妇儿你这志向远大啊。”顾建华轻笑。
苏荷,“怎样,不可以吗?十个铺子而已,我又没说要一百个。”
顾建华抱着她,“可以,咱们多多买,总归没有坏处,等咱老了也跟爸妈一样去旅游。”
别说,一想到那场景,不用上班,不用操心家里,跟他媳妇儿去旅游看看祖国大好河山,不要太美妙。
苏荷,“咱们去国外旅游,我会外语,到时候咱们去欧洲国家看看。”
“好,到时候我跟着你走。”
顾建华觉得她媳妇儿可真敢想,他刚才想着到时候退休了就在他们国家转悠转悠,没想到他媳妇想去国外看看。
不过想来也不是不可能。
他以前都没想过自己会来京市生活。
果然人还是要有梦想。
两口子本来聊的馅饼店的事,只是聊着聊着偏题不知道偏哪儿去了。
馅饼店的事就先放一放,等暑假张晨过来再说。
不过洗碗工可以先找一个。
后天休息日。
苏荷去找了隔壁徐大娘,徐大娘儿子儿媳都在上班,孙子孙女们也都大了不用她看,她跟她老头退休待在家里。
“苏老师来了,快坐快坐。”
徐大爷出去遛弯了,徐大娘正无聊的待在家里寻思要不要出去转转,苏荷就来了。
苏荷笑道,“大娘纳鞋底呢?”
徐大娘给苏荷倒了一杯水,“嗐,闲着也是闲着,寻思给我小孙子做个鞋。”
“苏老师你家馅饼店生意是真好啊。”
徐大娘前些天去过那馅饼店,那人多的一波接着一波。
苏荷笑笑,“就中午饭点时候人多,其他时间人不咋多。”
徐大娘,“那也行了啊,国营饭店还都是饭点去吃饭呢,而且你家馅饼做的好吃。”
不怪人家馅饼店人多,用料真是实在。
那馅饼皮薄薄一层,里面都是肉馅。
“苏老师我跟你讲啊,就我家隔壁那小媳妇儿钱穗儿,你认得吧?”
苏荷点头,“碰过面。”她跟他们这一层邻居都碰过面,跟徐大娘说的钱穗儿也认识。
碰过几次面,说过几次话,不过没深聊过,就表面打招呼。
看苏荷认识徐大娘继续说,“她不是没工作待在家嘛,我跟她说你孩子也大了上学了不用你看了,现在咱们国家也允许了,让她出去卖卖包子馒头啥的。”
“给家里增添一份收入,她们家五口都靠她男人一个人工资,那压力可大了。”
徐大娘说到这儿看向苏荷,“你知道人说啥吗?”
苏荷摇头,徐大娘双手一摊,“嘿,人家不干,说不体面。”
“那家里就她男人一个人工作,靠一个人工资,一个月三十几块,省吃俭用,哪哪都不够用,就这还要啥体面?”
“再说了个体户经营国家都允许了,她还在这纠结体不体面。”徐大娘摇头很不理解。
苏荷点头,“对,万事先糊口再谈别的的。”
饭都吃不起了,还谈什么体面。

徐大娘,“可不是嘛,你是不知道她家一个鸡蛋三个人分着吃,那每天的菜不是白菜就是土豆,一点肉都见不到。”
不为自己想,也得为孩子想想啊。
她家小孙子那天过来,吃了根雪糕,把木棍扔地上了,她家小儿子就捡起来舔,给她看的很不是滋味。
苏荷叹口气,“她不愿意,我们说也没用,她觉得当个体户丢脸呗。”
徐大娘,“人可不就是那样想的。”
俩人聊了会儿,说的都是邻居,徐大娘给她介绍他们这一层住户家里情况,谁家几个孩子,谁家媳妇好相处,谁家媳妇不好相处。
谁家干仗了,谁家都在哪上班。
反正该说的都说了。
“大娘,我今天过来是想让你帮个忙。”
徐大娘一愣,随后爽朗道,“苏老师你说,只要大娘能帮的指定给你办妥了。”
苏荷笑道,“大娘也不是什么大事,就是我们那馅饼店缺个洗碗工,就寻思大娘你认识的人多,看看能不能介绍一个。”
“苏老师,你看我行不行?”徐大娘想都没想就说道。
她每天待在家闲的没事干,很无聊,去那馅饼店给洗洗碗赚钱也行。
儿子儿媳们每个月是给他们孝敬的钱,但是也不多,一个月五块钱,两个儿子就是十块钱。
他们两口子工作是被接的,不是正常退下来的,所以也没有退休金。
一个月十块钱买菜买米,用于日常开销也够用了,只是也剩不下什么钱。
苏荷没想到洗碗工这么快就有了,
“当然行啊大娘。”
“我先跟你说一下工作时间,早上九点上班,晚上六点下班。”
他们馅饼店客人主要是中午多,晚上时候人不咋多。
“店里没人的时候你就休息,工资一个月15块钱,大娘你看?”
徐大娘,“行行行,可以,苏老师我明天就去上班。”
就刷个碗,一个月十五块钱,那可太可以了。
徐大娘当晚就跟徐大爷说了这事,徐大爷不咋愿意让老伴去,“在家待着得了,干那累挺。”
“那有啥累挺的,刷个碗而已,我在家也是刷碗,都是刷碗还不如去刷能挣钱的碗。”徐大娘哼哼。
徐大爷,“你在家刷的就我们俩人的碗,人家那饭店,碗可多了。”
徐大娘,“好了好了,我跟苏老师说好了明天去上班,你就别管我了。”
中午去店里吃饭时候苏荷跟四位长辈讲了这事。
顾母,“小荷你说你找了个洗碗工?年轻的还是老的?”
苏荷,“就我们隔壁邻居徐大娘。”
苏母想起来了,“噢,她之前来我们店吃过饭。”
打包了几张馅饼回去,也是个健谈的,跟她聊了好久。
“我们这忙得过来招人干嘛。”顾母嗔怪。
苏荷,“妈,也不看看你们都多大了,可悠着点吧。”
顾母,“我们身体好着呢,不比你们年轻人差。”
顾母是真觉得自己身体还行,没有像老年人那样这痛那痛的。
顾父过来道:“孩子们找了人我们就用吧。”
他们确实是不年轻了,就是身体好而已。
几人聊着呢,明月唐泽旭一家四口过来了。
明月,“舅妈我就知道你们在这。”
苏荷起身,“今儿咋有空过来了?吃了没啊?”
“没吃呢舅妈,睿睿皎皎这俩孩子说想吃馅饼了,就过来了。”
顾母,“吃几个啊?你们四口十个够不够啊?”
唐泽旭,“够了姥姥。”
明月,“咱们再要个拍黄瓜吧。”
馅饼就着拍黄瓜吃比较清爽。
“妈妈,我们可以喝汽水吗?”唐睿睿问。
明月,“喝吧喝吧,你们俩喝一瓶。”
平常她也不给孩子们喝汽水,她总觉得喝汽水没有喝奶来的好。
苏荷给他们沏了一壶茶,上了一小碟咸菜。
顾母很快就烙好馅饼上来了,明月调侃,“我姥这馅饼是越烙越好了,这十个馅饼居然烙的一模一样。”
苏荷,“可不是,你姥现在是面点大师。”
“舅妈,你家这馅饼店算是开成功了,客人真不少。”
明月看着一波又接着一波进来的人。
苏荷笑道,“还行,就中午人多点。”
明月有点愁,“我家那个铺子不知道要干啥好,做餐饮我们也不行。”
雪儿唐泽旭两口子那铺子因为在学校旁边,就开了文具店,生意还挺不错呢,用的人手还少,就一个人看着就行。
他们俩这也想开个这种生意不错又需要人手少的,首先得排除餐饮,看看她老舅家的馅饼店。
前厅后厨需要多少人,又忙。
苏荷想了想,“你们要不卖蔬菜水果日用品啥的吧,像供销社那样,也不要太多人手。”
“你们那铺子周围居民楼不多么,正好,而且卖这些也不怕赔本没有生意啥的。”
卖蔬菜水果日用品嘛,大众每天都能用得到。
书里说这种叫超市。

听闻明月眼睛歘一下亮起,看向唐泽旭,
“阿旭你说行不行?我觉得可以唉。”
卖蔬菜水果日用品,客人进来自己挑就行了,就结账用一个人,她家阿旭就可以了。
唐泽旭也觉得不错,“嗯,咱们回去好好琢磨琢磨。”
两口子也没怎么琢磨,就回去商量了一下,店就开起来了,叫明月果蔬日用品商店,门口贴了水果蔬菜米面粮油日用品。
唐泽旭很勤快每天四点钟起床去进货,店里卖的水果蔬菜都是新鲜的,因此去他们店买菜的客人很多。
小两口总算是有了糊口的营生。
以后不用被邻居们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了。
不过邻居们也看出来了,这两口子家里确实有点存款,来首都两年了,一家四口硬是靠存款挺了两年,更别说后来还开了店。
兴许是有钱人家吧。
目前来首都的几家人,都安定下来了,苏荷顾建华两口子都有工作,还有个馅饼店。
明月一家有个超市,雪儿一家有个文具店。
都有个糊口的营生。
而且他们三家这铺子都是买下来的也不用交房租,这就很安心。
不出意外馅饼店四月份营业额上了300块钱以上。
四位长辈着实没想到做生意会这么赚钱。
就小小的馅饼店一个月三百块营业额,这都快赶上工人一年的工资了。
一个月三百那一年岂不是,
“三千六。”这种小算术苏母都不用算盘。
顾母压住激动的心情,“月月营业额不一样,不过不会差太少,不说三千六,一年三千妥妥的了。”
以前她从来没想过三千块钱会这么好赚,她觉得就算是养鸡,咋也得养个五六年才能赚三千块钱。
而且还是那种大规模的养。
苏母点头,“这做生意就赚钱啊,不然以前人们也不会干。”
她说的是建国以前。
顾母,“可不是嘛。”
个体户看着是不体面,但是它赚钱啊,你一个工人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就挣个四五百。
做生意直接好几倍。
不要太香。
徐大娘也在馅饼店干了一个月了,这天给开了工资,徐大娘去明月开的超市买了菜回家做饭。
这家店菜无论什么时候都挺新鲜的,不像菜市场,早上去还好,等下午去的时候都不新鲜没有好的了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